论文已发表
提 交 论 文
注册即可获取Ebpay生命的最新动态
注 册
IF 收录期刊
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、颗粒酶B及穿孔素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
Authors Liu H, Zheng R, Zhuang Z, Xue L, Chen M, Wu Y, Zeng Y
Received 22 October 2024
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3 March 2025
Published 17 March 2025 Volume 2025:17 Pages 589—602
DOI http://doi.org/10.2147/CMAR.S502155
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
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
Peer reviewer comments 2
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: Professor Harikrishna Nakshatri
目的: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,新辅助化疗(Neoadjuvant Chemotherapy, NAC)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、颗粒酶B及穿孔素的动态变化对于探讨其在肿瘤发生、开展及治疗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。本研究旨在利用这些指标来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、评估抗肿瘤免疫状态并预测乳腺癌患者对化疗的疗效。
患者与方法:本研究共纳入582例外周血样本,包括47例健康对照组、401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及134例乳腺癌患者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、颗粒酶B及其穿孔素的表达水平,并对NAC前后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。
结果:乳腺癌患者的CD3+、CD8+ T细胞比例及绝对计数较低,而NK细胞比例及CD4+/CD8+比值升高。此外,CD3+、CD8+ T细胞及NK细胞的颗粒酶B和穿孔素水平均高于其他组。NAC后,CD3+、CD4+、CD8+ T细胞、NK细胞的比例及CD4+/CD8+比值进一步提高,而B细胞比例较治疗前下降。此外,与NAC无效组相比,NAC有效组在化疗后表现出更高水平的CD3+、CD8+ T细胞比例,而B细胞比例较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乳腺癌术后化疗后患者CD3+、CD8+ T细胞中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。
结论:本研究结果表明,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颗粒酶B、穿孔素水平可作为区分乳腺良恶性肿瘤、评估抗肿瘤免疫状态以及预测化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