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已发表
提 交 论 文
注册即可获取Ebpay生命的最新动态
注 册
IF 收录期刊
中国65岁及以上高缺血风险冠心病患者的抗血栓治疗策略及其临床结局
Authors Chen X, Liu W, Zhang J, Liu M, Li Y, Wang X, Han Y
Received 29 August 2024
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18 March 2025
Published 2 April 2025 Volume 2025:20 Pages 415—424
DOI http://doi.org/10.2147/CIA.S491580
Checked for plagiarism Yes
Review by Single anonymous peer review
Peer reviewer comments 2
Editor who approved publication: Dr Maddalena Illario
【摘要】 背景: 老年冠心病(CAD)患者同时面临较高的缺血事件与出血风险。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≥65岁且具有高缺血风险的CAD患者的抗血栓治疗应用现状及其临床结局。
方法: 本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来自两家中心的≥65岁CAD患者,所有患者至少具备一项高缺血风险因素。主要终点为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(MACE,包括死亡、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),并记录出血事件,随访时间为两年。
结果: 共纳入1005例患者(平均年龄76.3±7.2岁,女性25.3%)。出院时抗血栓治疗策略包括:未接受治疗(1.8%)、单一抗血小板治疗(SAPT,23.0%)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(DAPT,64.3%)以及抗凝治疗(10.9%,其中60.9%合用抗血小板药物)。75岁以上患者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65-75岁患者(11.5% vs. 6.3%,RR=1.825,95%CI:1.203-2.769,p=0.004),全因及心血管死亡率亦更高。抗凝治疗组MACE风险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,出血风险显著增加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,年龄>75岁、LVEF<50%及eGFR<50 ml/min/1.73 m²为MACE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,抗凝治疗显著增加出血风险。
结论: 中国老年CAD患者中,75岁以上人群存在更高的死亡及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。抗凝治疗相关出血风险升高,需权衡治疗获益与风险。抗血栓策略应根据患者年龄、心肾功能个体化制定,以优化治疗效果并降低出血风险。
【关键词】 冠心病;抗血栓治疗;高缺血风险;老年患者;临床结局